首页 资讯 > > 正文

实时焦点:百倍提效,火箭回收从“找”变“等”

2023-05-19 07:24:32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资料图)

原标题:百倍提效,火箭回收从“找”变“等”

5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中,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克服复杂环境影响,成功实现火箭分离体实时定位与位置稳定回传,精确“跟踪”并“指引”落点,助力火箭分离体快速回收。

截至目前,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已多次保障火箭回收任务,能够有效提供重要定位通信支撑,这为后续持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此前火箭回收时,分离体落点像‘天女散花’,可能分布在上千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区,一个小队的搜救人员要花费数天甚至是数十天时间来寻找分离体。”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现场保障技术人员谢松说,别看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貌不惊人”,小小的“身体”却蕴藏大大的“能量”。

运用该装备能对火箭整流罩、助推器、一级发动机等火箭分离体,实现实时米级定位,并根据定位信息指引分离体精准落到“预定地点”,使火箭分离体回收从“原来的找”变成“现在的等”。依托装备实时回传的位置报告,地面搜救人员在分离体落地后10分钟就能快速发现分离体,使搜寻回收效率至少提高数百倍,不仅大量节约人力,还能保障落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箭载导航与位置报告装备的成功研制,是北斗导航技术在我国空天领域的创新应用。”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导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蔚保国表示,研发过程中,团队克服信号极不稳定、超高动态、天线指向不明等技术难题,提出并突破了非连续信号条件下的快速定位新机制,在极其复杂的空间环境下,成功实现火箭分离体回收阶段的北斗稳定定位和连续位置报告,大幅促进我国火箭回收领域的技术进步。

“后续,技术团队将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并在这一领域持续攻关,支撑火箭在多种使用场景下开展更多有价值的新突破和新应用。”蔚保国说。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李燕茹)(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李燕茹)

关键词:

x 广告

实时焦点:百倍提效,火箭回收从“找”变“等”

原标题:百倍提效,火箭回收从“找”变“等”5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

天天热推荐:中国财险(02328.HK):5月18日南向资金减持228.13万股

5月18日北向资金减持228 13万股中国财险(02328 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减持的有4天,累计净减持3

一件文物,可以产生怎样的活力?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宝山各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的羊毛你薅到了吗?错过了也不必着急,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

当前速看:新当代艺术博物馆_关于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简介

1、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共同设计的这座建筑物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区,采用了6座矩

莒南坪上(厉家寨)樱桃文化节5月20日开幕|全球观察

520,樱桃代表我的心!【好例坪上,“樱”约而来】2023莒南坪上(厉家寨)樱桃文化节诚邀你来~活动地点厉家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