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嫡子是,什么意思2、嫡子是什么意思嫡子:[dí z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妻(俗称大老婆)所生的儿子。但是,当嫡子中的长子(嫡长子)继承了皇位、王位等以后,正妻所生的其他儿子也变成了“庶子”。
庶子:州[sù zǐ]
妾(俗称小老婆)所生之子。这里“庶”是旁支的意思。没有取得继承皇位、王位等权利的嫡子也称为“庶子”。
需要说明的是:"平妻"所生的儿子,不是庶子,而是"嫡子",所以有时会出现两位或两位以上的嫡长子,但是,平妻所生嫡长子的地位稍低于嫡妻所生嫡长子。
庶子的地位,低于嫡子,(古代通用)一般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拓展资料: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比刘邦的嫡长子刘盈出生的早,刘肥是刘邦这一支派的全族长子,所以很受刘邦喜爱。然而嫡庶有槐陪李别,刘邦再喜欢他,他也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帝位。
清朝嘉庆皇帝的长子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所生的穆郡王,第二个儿子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道光皇帝,但是铅迟道光皇帝就叫做嫡长子。
嫡子的意思:
①旧指正妻所生的儿子(区别于“庶子”)。
②特指嫡长子差运(区别于“众子”)。
嫡子 [dí zǐ]
引证: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 盾 为才,固请於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公仪 仲子 嫡子死而立其弟。”
2.昭连 《啸亭杂录·王公降袭次弟》:“亲王嫡子封郡王,郡王以下嫡子皆递降一等封。”
反义词:
庶子 [sù zǐ]
释义:
1.周代司昌档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引证:《商君书·境内》:“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耐庆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
以上就是小编对什么是嫡子的相关信息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