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世界即时看!14岁女孩状告亲妈要30多万元拆迁款,也别指责孩子

2023-03-20 17:12:12 来源:极目新闻 分享到: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14岁女儿的拆迁补偿款被亲妈占用,母女俩对簿公堂!母亲很委屈:“养育女儿花销如流水,这笔钱为啥不能贴补开支?”而女儿也有自己的坚持:“这拆迁款本来就是我的。”近日,该案经过法院审理后判决,母亲莫女士需要移交女儿小英(化名)所得拆迁款306600元给抚养人陈先生保管。(据3月20日宁波晚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发浙江宁波,情况比较复杂。小英7岁时父母离婚,抚养权归母亲莫女士,2019年,经协商小英的抚养权变更为父亲陈先生。在莫女士抚养女儿期间,小英的外公、外婆房产被征收,小英和母亲的户口都在这套房产下,所以他们四口人拿到了250多万元的拆迁补偿款。陈先生发现,拆迁补偿款是按人头算的,于是他带着小英状告前妻莫女士。

法庭向相关部门调取住宅用房拆迁补偿明细单等核算证实,认定该拆迁款项的确是按人头核算,就是说小英确实占有拆迁补偿款的四分之一。按核算方法的公式重新计算后,属于小英的实际数值为306600元。

律师说法

看这个判决,不少人五味杂陈。报道中说,莫女士对待女儿小英真是不错,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给她报学习班、租房什么的,也很舍得花钱的,仅学习古筝三年就花了28000元。她认为这笔钱都用于花销了,不应该给。

该不该给呢?法院判决早就说明了结果。钱是小英的,母亲只有保管权。现在抚养权交到陈先生那里,这笔钱当然得随女儿走,让陈先生保管。莫女士当初如何花销、花销多少,那是另一码事,女儿的这笔拆迁款她是无权动用的。

女儿为了钱状告母亲,让人感觉不太好。不少人认为,母亲生育、养育自己,怎么就把母亲告上法庭?母亲付出的感情和金钱,岂止几个30万元?还有人认为,如果小英的户口当时在父亲陈先生那里,也根本得不到这笔钱,状告母亲可是为何?

有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法律就是法律,个人的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不能凭空想当然或者作出各种假设。也有人认为,不能责怪孩子,这件事是陈先生主导的,在利用孩子把钱要回来。

当然不能怪孩子,但原因不在这里,虽然孩子未成年,但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是其正当权利。毕竟,事情的根本,还是其母亲拒绝移交这笔拆迁款。另外,也不必指责陈先生,因为14岁的孩子还未成年,自己作为监护人,保障孩子的利益也不为过。

需要强调的是,这笔钱陈先生拿到之后,同样只有保管权,也不能私自动用。就是说,不管是小英的母亲还是父亲,在这30万元钱面前,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都是一样的。

相信这么一说,大家都理解了。其实,双方根本不必闹到上法庭这一步,因为案情比较简单,莫女士只要咨询律师,就知道自己并无胜算,不如和前夫陈先生好好协商,看如何妥善保管好这笔钱,一直到孩子成年。

这就提醒,不管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情感是情感,金钱是金钱,一码归一码。哪怕感情再深,一些账也要算细,因为财产的事情容易引发纠纷,引发纠纷和矛盾就可能导致情感受损。就类似于人们提倡“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说把账算清楚了,并不会损害亲人之间的感情,反而会成为亲情稳固的基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关键词:

x 广告

世界即时看!14岁女孩状告亲妈要30多万元拆迁款,也别指责孩子

14岁女孩状告亲妈要30多万元拆迁款,也别指责孩子

当前聚焦:康达新材(002669)3月2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85.17万元

截至2023年3月20日收盘,康达新材(002669)报收于14 62元,上涨2 52%,换手率3 49%,成交量10 15万手,成交额1 46亿元。

兰博基尼SCV12发布了品牌历史上最强大的V12发动机-天天速读

兰博基尼可能不会参加大型车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总部位于意大利圣阿加塔的超级跑车制造商不会推出新产品。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这些医保常识,您都知道吗?

这些医保常识,您都知道吗?(主题)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于艳新为加深广大群众对医保改革政策的理解,近日,市医保局从网友在线咨询中选取了几

2022年广西为快递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世界球精选

2022年广西为快递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0多万元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